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川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彭文平;朱红枫
关键词:川崎病, 血管炎, 婴幼儿, 免疫应答, 发病率, 天性心脏病, 潜在的危险, 淋巴结肿大, 炎性损伤, 心肌梗死, 显著特征, 细胞因子, 细胞介导, 世界各地, 日本, 黏膜损伤, 免疫系统, 临床特点, 放大效应, 儿童
摘要:川崎病是一种婴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告本病,此后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道,但以亚洲人的发病率高,以婴幼儿及年少儿童的发病率高.日本和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其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皮肤及黏膜损伤和淋巴结肿大.潜在的危险是冠状动脉损伤致狭窄、栓塞,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近年来研究表明,川崎病病因趋向于超抗原致病学说;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