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灾区”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冯文清;雷志华;潘声旺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信阳
摘要: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重灾区”内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灾区”--河南省信阳市境内近10年发生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主要发生在信阳市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或水库周边地区,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中老年为主(97.63%)、女性多于男性,6~7月为发病高峰(63.82%).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低37.6℃,高40.7℃,平均39.3℃,且发热为主耍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乏力(97.36%)、食欲减退(92.32%)、畏寒(90.82%)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可持续到发病后14~ 15 d,但后者持续时间更长;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灾区”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其病变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