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吴霜;叶入裴;肖秀丽;黄廷玉
关键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浸润性导管癌,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并结合文献讨论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本院确诊的23例IMPC(IMPC组)并抽取同期的71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al carcinoma, IDC)(IDC组)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IMP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团排列形成微小乳头状或假腺管状,细胞团与周边间质之间具有不等的腔隙。两组在年龄、肿瘤大径、WHO分级、核级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C组与IDC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1.3%和6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各项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院IMPC组vs IDC组,ER(91.3%vs 66.2%)、PR(69.6%vs 60.6%)、HER-2(17.4%vs 23.9%)、Ki67(69.6%VS 74.6%)、P53(52.2%vs 64.8%),IMPC组中ER的阳性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免疫组化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IMP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较IDC更容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单独的ER高表达并不代表其预后较好,应该注意联合检测的重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