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白细胞介素-17及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作用
王敏(综述);聂敏海(审校)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 细胞因子, 口腔鳞状细胞癌
摘要:1.1 IL-17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在1993年被首次报道,它的原型是一种T淋巴细胞抗原8(CTLA-8)的cDNA序列,由Rouvier等[1]从啮齿类T细胞杂交瘤中克隆,并证实与一种T细胞疱疹病毒的第13个开放阅读(HSV13, vIL-17)具有57%的同源性。1995年,Yao等[2]研究发现该种T淋巴细胞抗原8蛋白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激活NF-κB途径,诱导IL-6的活化,并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具有与细胞因子类似的性质,遂将其改名为白介素-17(IL-17)。随着对IL-17研究的深入,根据结构的相似性和发现的先后顺序,IL-17家族包括6个成员,又将白介素-17(IL-17)更名为IL-17A,另外5个成员依次命名为IL-17B、IL-17C、IL-17D、IL-17E、IL-17F[3]。早被发现的IL-17A是IL-17家族的原型,属于同源二聚体结构的糖蛋白,定位于染色体6p12。 IL-17的家族成员间较为典型的特征是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同源性,IL-17F与IL-17A的氨基酸同源性高,约50%[4],染色体定位相近;其次为IL-17B、IL-17C,分别定位于染色体5q32-34、16q24;IL-17E与IL-17A同源性低,仅为17%,定位于染色体14q11.2。虽然IL-17家族成员在一级结构上有一定的同源性,但在二级结构上很保守,主要表现在羧基末端区域的4个β折叠。 IL-17家族成员中较具特征的结构是半胱氨酸结节,该结构与二聚体的形成有关。除了IL-17B,IL-17家族成员都形成二聚体。IL-17A与IL-17F主要是由TH17细胞产生。能以同源二聚体IL-17A/A、IL-17F/F形式存在;也能以异源二聚体IL-17A/F的形式存在。其中以IL-17A/A同源二聚体的活性强,异源二聚体IL-17A/F发挥功能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