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6-33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7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56.00

杂志荣誉 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听障儿童家长保健知识调查

    为了解儿童家长听力保健和言语康复的相关知识水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我们对门诊进行听力检测的儿童家长做了本次调查.......

    作者:钱丽;杨利;王玉冰 刊期: 2005- 06

  • 520例小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配合体会

    磁共振(MRI)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伤、无X线辐射,适用于小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此项检查时间长,噪声大,且需患儿在整个扫描过程中都要保持安静,稍有躁动便会引起伪影,影响成像质量.小儿由于意志力、自觉性、自制力差,加上患儿躯体疾病,环境改变和对医疗器械的恐惧心理,往往不能顺利地完成MRI的检查[1].为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5月对520例12岁以下行MRI......

    作者:张义质;干锦华;陈丽娟 刊期: 2005- 06

  • 麻醉后安置尿管与常规安置尿管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病人麻醉后安置尿管与常规安置尿管对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拟行下腹、会阴及下肢手术需要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腰麻后安置尿管;对照组于病房内安置尿管后入手术室.观察两组病人安置尿管时、安置尿管后5min及安置尿管后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两组SBP、DBP及HR基础值组间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安置尿管时、5mi......

    作者:金宗英;金永芳;钟旗 刊期: 2005- 06

  • 病人教育程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病人教育程序是1986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公共教育组织提出的病人教育五步骤模式,我国根据这一模式,提出了病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的教育程序[1].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运用病人教育程序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刘显芬 刊期: 2005- 06

  •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46例肝脏肿瘤的临床护理

    射频消融包括冷冻、微波、激光和高能聚焦超声等局部热消融疗法中先进的彻底杀灭肿瘤而损害机体轻的实用性技术.我院2001年3月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Coo1-tipRRFSystem),治疗肝脏肿瘤46例,现将对射频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陶莲德 刊期: 2005- 06

  • 浅谈稿源

    有数量充足的高质量的稿件是办好自然科学学报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这个基础和保证,要办出高质量的学报纯粹是句空话,也就是说,充足和高质量的稿源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吸引更多更好的稿源,这已经成了我们学报人必须面对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笔者回顾了我院学报近年来的稿源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扩大稿源提出了一些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惠;邓永强 刊期: 2005- 06

  • 多媒体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及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多媒体技术是指用文字、图形、影象、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来表达某些信息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由于多媒体技术能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因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和高容量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口腔修复学教学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逐渐成......

    作者:刘敏;骆孔华;王频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