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医资料》,创办于1973年。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刊条件和办刊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6-33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7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56.00

杂志荣誉 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6-3351
  • 国内刊号:51-177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区优秀学报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氧化亚氮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少分娩并发症,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和增加母儿安全.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精神预防法、药物镇痛法和麻醉镇痛法等,其主要作用在于产妇局部镇痛、全身镇静放松和减少疼痛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氧化亚氮是一种镇痛作用较强、麻醉作用较弱的吸入麻醉药物,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分娩镇痛.......

    作者:张跃先;欧荣英;毛熙光 刊期: 2003- 03

  • 重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型肝炎(简称重肝)病死率很高,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重肝病死率在40%以上[1].这样的高死亡率,易使病人精神紧张,心情急躁或抑郁、恐惧等.几年来我们将医学心理运用于临床,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恐惧忧郁型,悲观、自卑、消极型,好激动型,自我关注多猜疑型.分别在注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平;李波云;李文琼;张向琼 刊期: 2003- 03

  • 18例急性肾功衰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来减轻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方法:用中药组方微煎后浓缩成一定量的液体行保留灌肠.结果:保留灌肠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肾功能改善和恢复.结论: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护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要优于单纯的西医护理,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柯燕 刊期: 2003- 03

  •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96例临床观察和护理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是在体外循环合并中度低温麻醉下矫治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修补室间隔缺损.1993年4月~2000年10月共进行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96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国秀;张亚军;施东辉;洪素凤;邱兆昆;张卫;叶伟 刊期: 2003- 03

  • 信息时代,高校校报如何迎接挑战--关于我院院报改革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闻的传播渠道呈现出由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组成的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层出不穷的媒体、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都在争夺受众.因特网更是以全新的不可阻挡的气势奔涌而至.不可否认,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在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校报要生存发展下去而不被淘汰,必须求新求变,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传统校报的生存质量,使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办好校报网络版,拓展......

    作者:洪江 刊期: 2003- 03

  • 关于死亡标准的医学和法学思考

    生老病死是人生之必然,而死亡作为一个生命体终结的标志,其社会意义与法律意义远超过这一事实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不断改变,观念日益更新,作为医学发展的必然,死亡标准也受到了挑战.在经历了长期经典死亡理论统治时期以后,脑死亡这一名词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死亡标准新的思考,在医学界和法学界展开了世纪大讨论.本文拟从医学与法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同时也供......

    作者:邓盛木;徐正东 刊期: 2003- 03

  •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只有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科技进步与创新又必须依靠一支规模宏大、质量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其中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本文一方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同时,拟就从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体系、参与科研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培养高素......

    作者:吕春;王素瑛 刊期: 2003- 03